【管理洞察】麥肯錫合伙人余進:你憑什么領導他人?
領導力首先是一種素質(zhì),是一種心態(tài)、理念和行為方式,而不是一個職稱和權利。與其領導他人,不如影響別人。
在過去十幾年的職場生涯里,由于工作原因,我也有幸同諸多企業(yè)家經(jīng)歷了并肩作戰(zhàn)的機會,在助力他們成功的同時從側(cè)面觀察到了他們的領導力。
▌ 所謂的領導力是什么?
領導力,是指我去領導別人嗎?我是團隊的領導,該怎么管理下屬嗎?實際上領導力首先是一種素質(zhì),是一種心態(tài)、理念和行為方式,而是不一個職稱和權利,而是有效影響他人的能力。
因此,每位職場新人都應該努力去培養(yǎng)和展現(xiàn)各自的領導力。具備領導力素質(zhì),首先是使命感,其次是主人翁責任感,其三是主觀能動性。
同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:在麥肯錫有一位咨詢顧問,他在剛?cè)肼殨r就已經(jīng)展現(xiàn)出了很卓越的領導力,比如他還在新人階段時,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,他經(jīng)常會主動在項目之外發(fā)現(xiàn)一些值得的事情去做,同時會發(fā)動別人一同去做。記得偶然的機會,他聽說我利用業(yè)余時間在基金會擔任顧問委員會委員,幫助家庭困難的青年和即將出獄的青年重刑犯培養(yǎng)創(chuàng)業(yè)技能,他就找到我要求參與。半年后,不光他自己,他還動員公司里相當一批人幫助基金會梳理他們的戰(zhàn)略和評價體系。是什么動力讓他這樣去做呢?
第一,他認為很有意義;第二,有能力就應該多做一些。他說:“既然我有能力,就要多做一些貢獻”。這說明了他與生俱來的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。所以,領導力并不代表位高權重。通過自己的影響力,一樣可以帶動別人。領導什么?無非是:“要么領導人,要么領導事!
▌ 如何領導?
首先要學會領導自己。領導力,更重要的是“影響力”,如何更好地影響自己,影響他人,包括平級,包括你的領導,包括其他人。
要養(yǎng)成自我反省的習慣,老子講“知人智者,自知者明,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”。真實的自己和你自以為的自己,是有很大差距的,所以需要不斷真正地發(fā)現(xiàn)自己,這是件很難的事情;
另一部分功課與他人相關:我所了解的自己和別人眼里的我是否一致。如果都能盡量做到一致,你一定是個表里如一的人,自己也是活得坦然真實的人。這種人無論在生活中還是職場中,都應該是幸福度極高的。但是,很難有人能夠100%做到。
▌ 領導力的4個基本功:
第一,不斷自我反省,并不斷地問為什么是這樣,一層層抽絲剝繭洞見自己;
第二, 永遠保持開放的心態(tài),愿意去探索新的東西。開放的心態(tài)才能保證好的學習。有學習能力的人始終帶著一種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,才能不斷成長;
第三, 主動尋求別人的反饋意見,而且要歡迎有建設性的反饋意見。很多人不愿意聽取別人的意見,但實際上如果你能夠積極地向別人尋求反饋,尤其對于職場新人,多去詢問領導建議,這是你學習的機會,相信你會得到很多。
第四, 擁抱挑戰(zhàn)和挫折,因為這是你職場成長的機會。犯錯誤是好事,這是你學習的機會。聰明人不是不犯錯誤,而是不犯同樣的錯誤。所以,如果在職場遇到任何挫折和挑戰(zhàn),這就是你成長的機會。
領導者不一定必是現(xiàn)場指揮官,要學會作“輔導員”。
中國的領導者多是指揮官的角色,做好一切部署底下人照章執(zhí)行,企業(yè)領導人多是一把手說了算。而未來的商業(yè)環(huán)境更需要自上而下的創(chuàng)新,需要扁平化的組織,角色正在從指揮官角色向輔導員角色轉(zhuǎn)換。輔導員不僅需要領導別人,更是一名助力者,讓團隊成員發(fā)揮其最大潛能,才能發(fā)揮團隊最大價值。
如何有效地選擇自己的領導角色定位?首先從了解他人開始!八诤跏裁、驅(qū)動力是什么、出發(fā)點是什么、長處和短板又是什么”,這些都是需要深度了解的。
▌ 答疑
■ 團隊存在“不同背景、不同個性、不同技能”是好事還是壞事?
首先是一件好事,因為可以互補。領導者應該各取所長。另外還需存有一種心態(tài):“讓自己、讓團隊擁抱不同,了解差異,求同存異,并且一起制定好游戲規(guī)則!
■ 管理90后,相比管理70后、80后很難嗎?
很多人說90后更加追求職場中個人的成長、個人體驗,追求工作的有趣性,但坦白講我認為從本質(zhì)上90后和80后沒有區(qū)別,只是90后他們表現(xiàn)得“更加個性化、更加自信、更加追求自我實現(xiàn)、更加追求職場體驗”,但是身為好的領導者,原本就是該讓員工去實現(xiàn)他們所追求的價值。
同樣一個人,他在擅長的領域會是高能力高意愿,不擅長領域可能是低能力高意愿。或者還有一種情況,在他駕輕就熟的事情上反而已經(jīng)覺得沒意思,他渴望不斷挑戰(zhàn),那么他會出現(xiàn)高能力低意愿的狀態(tài)。所以不管管理誰,都可以基于這兩種維度分析。
■ 團隊中存在4類現(xiàn)象,如何實現(xiàn)有效領導力?
現(xiàn)象:
1、下屬比你年齡大;
2、某些領域經(jīng)驗比你豐富;
3、技術比你強;
4、屢教不改,最終不知如何處理。
運用兩種維度分析法:“一是能力,二是意愿!狈治鰡T工是屬于高意愿高能力、高意愿低能力,還是低意愿高能力。
對于高意愿高能力的人,讓他發(fā)揮所長,管理不能過細,以免造成做事會有束縛;對于高意愿低能力的人,需要手把手教他提升能力;對于低意愿高能力的人,是去了解他的原動力是什么?了解他的痛點,才能夠調(diào)動他的積極性,提高他的做事意愿。
■ 團隊中的刺頭、人精如何管理?
一個團隊很重要的是需要找到“我們共同的使命,共同的利益,或者是價值觀”刺頭意見比較多,本質(zhì)上是需要得到重視和認可。當他的意見能夠影響別人的時候,要及時給予他足夠的認可,給他動力,他會愿意接受批評和調(diào)整自己。團隊中的刺頭有一個好處是,或許他有可能是意見領袖,他認同你就可能反過來能夠幫助你影響團隊中的其他人。
我有一個同事對我有很大啟發(fā),我經(jīng)常會同他人辯論,但他會退一步,做很好的聆聽者,用很委婉的方式說:“我明白你的意見,覺得你這個建議特別有道理”,他很好地顧及到對方的感受,讓對方覺得他的建議被聽到了。當一個團隊在討論問題的時候,盡量充分地表達不同的意見,然后達成共識。
但是,一旦形成一個統(tǒng)一的作為團隊意見的話,如果一個結(jié)論已經(jīng)形成,即使你有保留意見,也要按照團隊最終達成的意見去執(zhí)行,也是很重要的。如果你還堅持永遠有保留意見,“那么對不起,你只能去執(zhí)行”,這一點團隊可能會難以接受,這是需要注意的。
管理需要懂點心理學,才能理解行為背后的動機,是什么樣的動機就會驅(qū)使什么樣的行為。你對他人理解越深,越能夠從根上解決問題。